禮俗名詞解釋
人死亡後第一百日舉行之祭祀儀式,應舉哀。人死亡後一周年舉行的祭祀儀式,即古喪禮之「小祥」(兩周年稱「大祥」),應舉哀。依古禮父母之喪要守喪三年(27個月),唯今人僅於喪滿周年後,擇期舉行「三年」祭祀,即古之「禫」禮,表示仍遵守「三年之喪」之禮。
人死亡後第一百日舉行之祭祀儀式,應舉哀。人死亡後一周年舉行的祭祀儀式,即古喪禮之「小祥」(兩周年稱「大祥」),應舉哀。依古禮父母之喪要守喪三年(27個月),唯今人僅於喪滿周年後,擇期舉行「三年」祭祀,即古之「禫」禮,表示仍遵守「三年之喪」之禮。
「三年」之後,表示服喪期滿,喪禮結束,一切作息恢復平常。擇一吉日把亡者靈位除去(除靈),神主(魂帛)燒化,亡者名字寫入祖先牌位,並把些許香灰放入祖先香爐之中,從此與歷代祖先合祀,稱為「合爐」。忌日與合爐準備之祭品內容
往生錢:為超渡先人往生之用的往生錢,為方形,長寬都在五寸左右,甚至更大的紙錢,上印有「往生神咒」或者「極樂世界」之類的字樣,還有諸多的佛家咒語、蓮花圖案和佛教標記....等,一般都用於喪葬禮俗,為燒給祖先超往生之用。
壽衣是死者去世前或後,沐浴之後所換上的衣服。在傳統禮俗上,依照死者的地位、年齡、性別為死者穿上5 ~7層的衣服。傳統禮俗穿戴這麼多層衣物,除了彰顯其階級地位外,可能是古人為了防止遺體出現異味所採取的一種隔離措施。
傳統土葬儀式為何?內容又該怎麼做?傳統喪葬禮儀的做法,一般閩籍臺人於入殮後再覓葬地,然後擇定出殯、入壙的日期和時辰。而粵籍臺人則是先擇入殮、移柩及葬日後,再依埋葬時日選擇墓地。墓地擇定,則要破土開壙,依俗是由孝子擺案設祭於后土,祈求土地公庇護,然後掘土築墓。出殯當日,棺柩抬至墓地,置於壙前或壙側,家屬跪哭訣別,由棺木工人「放涵」(「放栓」),合力下柩入壙,再定方位分金,經孝子確認方位無誤後,即行掩土。掩土成塚,上植草皮,而後豎墓碑、立后土,並於祭拜后土、點主後,陳列祭品祭拜亡者。
29歲以下過世稱之得年,30至59歲用享年,60歲至89歲則用享壽,
火葬習俗由來已久。在華夏文化裡,除了少數民族,如羌、氐族等自始即行火葬習俗外,在漢文化或儒家文化裡,並不認同火葬。但是,由於受到佛教荼毘的火葬觀念,以及遼、西夏、金等契丹、女真、黨項等民族的火葬習俗影響,火葬在宋、元時代的民間相當盛行。迄明、清兩朝,政府嚴令禁止,火葬習俗因而收斂,但餘風影響,直至現代。